栖居在城市的大地上,分享城市中的感想予你,在留言板留下你的足迹,希望你在这里有所收获,祝幸运

阅读



今天阅读到一本《提问的智慧》值得学习和借鉴
阅读地址:《提问的智慧》
原版英文网址: http://www.catb.org/~esr/faqs/smart-questions.html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

目录

继续阅读

阅读《阿里工程师的自我修养》总结其中的几点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阅读地址:阿里云开发社区的电子书《阿里工程师的自我修养》总结

习惯养成:

习惯的产生机制:前因是前一件事情结束(触发条件),后果是前一件事情结束后的行为带来的一些额外奖励。
每次在触发条件发生时,弹出一道选择题,选择做无效事情,还是学习?多次以这种方式不断强化自己做对选择题。久而久之,正确的行为被训练得多了,就成为顺其自然的习惯了。所以改变习惯,就是在触发条件发生时,让自己做对选择题,打破旧有习惯回路,建立新的习惯回路。

反思性思维:

  • 反思性思维最重要的意识:做事情的过程总有优化的空间,每次都要有进步;如果没有这种心态,那么很难持续地进行反思。
  • 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潜意识,可以在不经意之间经常进行,其实不需要很形式化地花很多时间,有时候做完一个事情,习惯性思考一下就可以.

结构化思维:

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演绎、因果、时间、程度)。
套路,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比如5W2H.

结构化思考总有两个步骤。
首先是建立中心,要定义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明确目标。
然后是结构化分解,分解的策略就是四种逻辑关系。


继续阅读

最近阅读到一个手册,关于<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里面很多观点和想法对自身发人深省,值得阅读思考。
阅读地址:《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
githup: https://github.com/SurviveSJTU/SurviveSJTUManual
知乎地址:《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


以下是开篇欢迎词:

各位同学们,在本书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在此,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崩溃的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在当今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就像廉价的零件一样被生产出来。因为数量巨大,没人会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负责。
领导不会为你负责。对于一个争做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学校,管好科研,管好实验室才是当务之急。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学显得无利可图。教授也不会为你负责。拉到足够的经费发表足够的论文,满足学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计。要说管学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实验室的硕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课堂里的某个本科生。就算是科研任务不太重的一些任课教师,他们也不会为你负责——学不懂?那是因为你智力低,要么就是自己底下不用功。为什么跟你一个班上的某某某同学,人家就能懂?诚然,就算是老师上课说孟加拉语,一个班上也非常有可能冒出一两个翻翻书看看图就能学到八九不离十的同学(或者根本就是以前学过)。真正在课堂上口传心授的教学,其质量是不会有人过问的。教学评估会考察实验报告格式是否合格,出勤率是否够,但是绝对不会考察上百人的班上到底有几个听懂了的。
试想一下,每个学院每个系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每人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接受力,我们怎么可能去指望一个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强制应用在每个人头上的时候,能够产生效果?好比说食堂师傅炒一大锅菜给上千人吃,我敢说我分到的那盘,不是炒糊就肯定得夹生。
所谓“教学培养计划”,其科学性必须经过教育权威的论证。然而现实中塞给我们的推荐课表,却让人失望。且不深究选修课的分类、学分、毕业条件每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使得不少同学毕业前夕竞相奔走;甚至连两门相依赖课程的教学先后顺序都搞错过,这样的教学培养计划,实在让人难以信任。
而对于具体课程,教学大纲的陈旧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当然,以“教学经验”的名义,十年用同一本教科书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我们可以容忍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广受诟病的古典残留物(例如《线性代数》中的 Cramer 法解方程)。但我们无法容忍对于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新兴学科,我们的教科书竟然可以只涉及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技术”!这样的课程,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延续下去,从根本上讲是因人设课——开设相应课程是为了不让部分教师下岗。这也无怪国外有华裔学者实在看不下去了,拍案疾呼道:“中国大学,怎么那么盛产‘活化石’!”。

继续阅读

研究人员发现,在一大群实验室小鼠中,跑步表现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表现较好的动物体内存在某种肠道细菌。研究人员将这种影响追溯到细菌产生的代谢物小分子,这种代谢物刺激肠道中的感觉神经,在运动时增强控制动机的大脑区域的活动。 与更好的性能密切相关的两种细菌:Eubacterium rectale(真/优杆菌属)和Coprococcus eutactus(粪球菌属),产生了被称为脂肪酸酰胺(FAAs)的代谢物。后者刺激肠内感觉神经上被称为 CB1 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的受体,这些受体通过脊柱连接到大脑。在运动中,这些布满 CB1 受体的神经受到刺激,会导致大脑腹侧纹状体区域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水平增加。